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霍普獸醫病理診斷中心

貓脾臟肥大細胞瘤

貓 脾臟肥大細胞瘤 吃光你的紅血球


肥大細胞瘤在狗是很常見的皮膚腫瘤,但貓的皮膚肥大細胞瘤就比較沒那麼常見,而且大多數的行為比較良性,近年也有屬於貓的皮膚肥大細胞瘤的分級系統,可以將腫瘤分成低惡性以及高惡性。


那貓的肥大細胞瘤可怕在哪呢?因為比起皮膚,有約50%的病例會出現在內臟裡,例如脾臟、腸道、肝臟等處,少部分病例還會皮膚以及內臟型一起發生。罹患內臟型肥大細胞瘤的貓咪,通常臨床症狀不具特異性,例如厭食、嘔吐、下痢(常見於腸胃道型)、貧血。另外約9-68%的皮膚型及內臟型病例中,檢查周邊血液buffy coat可以發現肥大細胞血症(mastocytemia),而周邊血液出現肥大細胞血症也可以當作腫瘤擴散的指標之一。


肥大細胞瘤造成貧血的原因包括炎症性貧血(anemia of inflammatory disease)、胃潰瘍,另外也可能會因為腫瘤細胞吞噬紅血球而引起貧血。

而肥大細胞吞噬紅血球的現象在人醫病理以及大鼠都有發生過,貓隻血液抹片中也有觀察到這個現象,但文獻中僅有一個內臟型肥大細胞瘤病例發生腫瘤細胞吞噬紅血球而引起貧血的副腫瘤症候群。


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內臟型肥大細胞瘤大量吞噬紅血球而引起嚴重貧血的病例。 主角是一隻6歲的混種貓,貓咪在一周內頻繁嘔吐,檢查發現有嚴重的貧血以及脾臟腫大,於是將脾臟切除後送檢。另外也在血液抹片中見到了肥大細胞(圖一)。


病理檢查可以見到脾臟具有高細胞密度、紅白髓的結構不明顯,低倍下就可以看到脾臟內有密密麻麻的空洞泡沫樣的結構(圖二)。


在高倍下可以發現那些空洞泡沫樣的結構原來都是吞噬紅血球的肥大細胞。大部分的腫瘤細胞都具有吞噬能力,在腫瘤細胞裡面都可以看到紅血球或是紅血球的碎片(圖三)。


以特殊染色(toluidine blue)檢查,可以看到腫瘤細胞內有少量的藍紫色顆粒出現,因此可以確認這些吞紅血球的就是肥大細胞(圖四)。


貓內臟型肥大細胞瘤的預後不佳,特別是脾臟型很容易四處擴散以及轉移,文獻中解剖30隻罹患脾臟肥大細胞瘤的貓隻中,發現90%有肝臟轉移、73%有內臟淋巴結轉移、40%影響到骨髓、20%已經出現在肺臟中。另外也有將近1/3的病例會出現富含嗜酸性球及肥大細胞的胸水、腹水。


即使當下已經有轉移到其他器官的病灶出現,手術將脾臟摘除仍然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另外雖然預後不佳,但文獻中也發現就算腫瘤已經出現在骨髓、周邊血液中,手術切除後仍然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中位數存活時間可以到12-19個月。但也是有中位數存活時間只有132天的文獻就是了。


而這次的主角在術後血液抹片中發現肥大細胞的數量增加,而且動物手術切除脾臟後貧血的狀況也沒有好轉,因此還是過世了。在這個病例中,腫瘤細胞吞噬紅血球的副腫瘤症候群引起嚴重貧血,但是貧血狀況在移除脾臟後依然沒有好轉,推估原因包括腫瘤吞噬紅血球的現象太過嚴重、同時間有腸胃道失血問題(嘔吐)、腫瘤可能已經影響到骨髓而使得造血功能不佳等等。

1,358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